1.传统握拍:后面呈半弧状,可以放一个乒乓球,板柄正贴在虎口,拇指指关节和食指的第二个指关节也是正好压在拍坎上,这是标准的传统直拍的我握拍法。
2.传统浅握法,手指向上握,形成一个空洞,称之为小嵌握法,手腕灵活,便于打台内球。
3.传统深握法,手指向下握,拇指和食指距离很大,称之为大嵌握法,便于发力。
4.新握拍法:直拍横打握拍法:由传统的一个中指顶住球拍,变为中指和无名指两个指头顶住球拍,便后正手发力和反手横打发力,食指相对比较放松,比较直一点。
一、正确的引拍是在你盯球预判的基础上,与步法的移动和身体的转动是同时进行的。换句话说,在移动身体的同时,完成转身和引拍。
二、来球速度决定引拍幅度的大小,来球速度越快,反应时间越少,引拍的幅度越要小一些,甚至不引拍,靠身体转动和手臂直接击球。反之,引拍的幅度可以大一点。
三、距离球台的近远决定引拍幅度的大小,距离球台越近,引拍的幅度越小,反之幅度越大。
四、来球的旋转性质决定引拍的高低,下旋球,你的引拍至少要比来球低,下旋越强烈,引拍越低于来球。反之,如果是上旋球,你的引拍与来球等高或不低于来球,上旋越强烈,引拍越高,上旋特别强烈的来球,从上至下击球你才能保证回球不出界。
五、来球反弹起来的高低程度决定引拍的高低,来球越高,引拍越高,反之来球越低,引拍越低。
3、注意发球的力量
谈到发球的力量,特别是发球加力,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:不是球飞出界,就是球弹跳太高。但是实际上,发加力短球,球又短、又转、又低、落点好;发加力长球,球又长、又急、又转、落在左右边角上,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、和技术性。
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,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。只要我们在加力时,控制好撞击力磨擦力,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、减少磨擦厚度、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,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。
3、乒乓球:乒乓球重量2.7克,直径40毫米。2000年2月以前是38mm小球。2000年2月23日,国际乒联在吉隆坡正式通过了,用直径40毫米“大球”替换38毫米“小球”的改革方案,而且规定,从2000年10月1日开始正式使用“大球”。2014年7月1日开始,国际乒联开始使用40+新材料乒乓球。与以前的赛璐珞乒乓球相比,40+乒乓球的直径是从39.50-40.50毫米调整到40.00-40.60毫米,比传统乒乓球略大,所以称为40+。据运动员普遍反映,这种40+的新材料乒乓球比原先的球更软,因此打起来比较吃力,而且球速变慢,旋转变弱。基本动作:用生胶反手的拍型要比反胶的上挺一些,主要是因为生胶击球下沉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陪练型乒乓球发球机工厂的双蛇体育于2025/4/5 13:42:32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changchun.mf1288.com/shuangshe-2853299880.html